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一三一一章 谋划(二合一)(2 / 2)

如果对方真的那么做的话,那么便可增兵小岛可布下陷阱,化被动为主动了。

与其主动增兵进攻,不如让对方来攻。

天色黯淡了下来,江面上一片昏暗。战斗已经平息了下来,双方激战一天,都已经疲惫了。太阳落山不久后,燕子矶的几座岛屿都被黑暗笼罩。

桓谦在天黑后下达了命令。数十艘楼船慢慢的靠近了大岛两侧,在黑暗的江流之中慢慢的滑行到五六百步之外。然后一艘艘小船下水,满载兵士悄悄的沿着大岛两侧滑向侧翼的小岛。桓谦的增兵行动正式开始。

大岛上的守军的注意力全部在正面的战船上,黑乎乎的江面上超过数十步便看不清任何东西,只要不发出声音,他们也无法看清。正因如此,增援的小船全程没用桨划水,所有人口中咬着竹片,不发出任何声音。

就这样,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里,在对方的眼皮底下,桓谦完成了对两座小岛上的增兵。两座小岛上分别增兵千余弓箭手,携带了大量的火箭和箭矢。精选的都是精锐的兵士。

初更时分,如桓谦所料,燕子矶诸岛上的朝廷水军开始了他们的反击。

胡彬等的便是天黑发起行动,水军增援的三千人已经分布在各个岛屿之上,总兵力已经达到九千余人。虽然不可能对荆州的水军战船发起进攻,但是对方占领的侧翼小岛上的那些兵马是一定要清除的。稳固住燕子矶便是胜利,他无需寻求更多的战果。

天黑之后,在桓谦悄悄增兵之时,胡彬也乘小船抵达中心岛,召集其余各处守军将领布置了反击夺回两座小岛的行动计划。

鉴于对方白天死伤不少,小岛上的兵马只有千余人。所以胡彬命各岛抽出兵马汇集,人数达到四千八百余人,船只一百余艘,计划分别对两座小岛发起偷袭进攻,将岛上滞留的荆州兵马全部歼灭。

黑暗之中,上百艘船只满载兵士,溯流而上,向着侧翼小岛摸来。

北部侧翼小岛东侧距离较近,攻岛的两千五百名兵士也率先抵达。在抵达小岛滩涂之时,他们悄悄的下了水,踩着冰冷的江水,缓缓的向小岛前进。

下水的位置距离岛岸只有数十步,江水只没过膝盖而已。虽然依旧冰冷,但毕竟已经是二月,已经不是那么难以忍受了。所有的兵士猫着腰提着兵刃,像是一群夜晚爬上岸觅食的招潮蟹一般,一步步的往岛上逼近。

突然间,他们的眼睛被火光刺痛。小岛沙滩上,一瞬之间燃起了无数的火堆,火光照亮了江水,映的每个人的身上脸上都红通通的。所有人都站在其膝深的浅水之中错愕不已,不知道发生了什么。他们就像是在黑暗中潜行的小偷,猛然被灯光暴露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中,显得狼狈而尴尬。

下一刻,无数的箭矢从火堆后方的黑暗之中破空而来,喊杀之声也同时从岸上响起。此刻他们才意识到对方早已有所准备,他们的行动早已暴露。

无数的羽箭如大雨磅礴而来,浅水沙滩上顿时惨叫连天,无数的人中箭倒下,哀嚎连声。领军的将领很快反应过来,但此刻只有前进没有后退,既然被发现了,那便利用人数的优势冲上去解决对手便是。

“杀!”领军将领吼叫起来,所有的士兵也叫喊了起来,踏着江水开始狂奔。

但对方的打击力度太大了,在宽达里许的范围内,对方的箭矢密集如骤雨一般射来。在火光的照耀下,又像是无数的飞蝗迎面扑来。领军将领呐喊者冲出去数十步,刚刚踏上岸边松软的泥沙,眼角的余光便已经看不到身边跟随的兵士了。他左右一看,倒吸一口凉气,跟随自己冲锋的百余人的小队只剩下了三四十人跟在身侧。

“其余人呢?”

“将军,他们都中箭了。敌人的火力太猛了。”

将领默然,咬牙道:“冲!”

两千五百名冲滩士兵,冲滩过程中死伤逾七八百,剩下的不到两千人嚎叫着冲过沙滩上的火堆,冲上小岛滩涂。领军的将领心中抱着希望。因为按照之前的估计,小岛上不过千余人,己方人数还是绝对优势的,还是能够歼灭他们的。

然而,当他们冲到沙滩后方的草地上的时候,他们看到的是前方高处如潮水涌动的敌军。那里到处是火把晃动,到处是兵刃的闪光,空中到处是密密麻麻的弩箭袭来。他们终于意识到,那绝对不止千余人,数量起码有两倍之多。

战斗仅仅进行了小半个时辰便宣告结束。在被射杀近半兵马之后,冲滩的朝廷水军冲上了沙滩高处的草坡。然后他们遭遇了两千多名荆州兵马的凶猛进攻。

荆州军岛上的兵马不但数量比他们多,在兵种上有一大半都是步兵,肉搏作战能力比之水军高了一大截。荆州水军则大多为新募兵马。此消彼长之下,失败的毫无悬念。

与此同时,另一座小岛上的情形相类。进攻的荆州水军遭到了大量弓箭的射杀,之后被迫接战,最后惨败。少量人员涉水登船,狼狈逃走。

大岛上的胡彬站在哨塔上全程目睹了小岛上的厮杀。在小岛沙滩上火光四起的时候,胡彬便感觉到了不妙。最终消息传来,近五千水军只有千余人逃脱,其余全部被歼。

胡彬大为震惊,同时也深知情况不妙。兵马死伤这么多,燕子矶还如何守?但是,他也知道,燕子矶不能丢,丢了燕子矶,便等于丢了自己的性命。司马道子严令自己守住这里,自己也立下了军令状,眼下之事恐怕难以善了了。

……

三更天,夜色如墨。

姑塾城的南城门悄悄的打开,大量的兵马悄悄的涌出城门。

司马允之策马立在城门内侧,眉头紧皱着,似乎心事重重。就在不久前,他得到了燕子矶的战况。荆州水军给守卫燕子矶的兵马以重创。这令他有些担心今晚的袭击。这似乎是个不详的预兆。

在和司马休之商议了此事之后,司马休之却道:“三哥,水军吃了败仗,跟我们有何干系?相反,这正是我们的机会。敌人的注意力在燕子矶,更加料想不到我们会进攻,三哥,机不可失啊。你想,若是水军输了,而我们大胜,岂不是更加的令相王看重?”

司马允之听了,觉得倒也不无道理。只不过,心里总觉得有些疙瘩,似乎总有些不好的预感。

“三哥,你若怕了,我领军去便是。我可不怕。”司马休之补了一句。

这一句话让司马允之下定了决心,他可不是认怂的人,而且还好面子。命令已经下达,全军都知道今晚要进攻,自己突然撤销了命令,岂不是人人都如四弟这般,认为自己是怕了?自己又怕过谁来?

“胡说什么?我何曾怕了?只是领军作战,当全盘考虑罢了。既如此,按照原计划进行便是。”司马允之呵斥了弟弟的不逊。

此番袭营,动用了两万精锐兵马。司马允之特意让兵马从南城出城,以避免被对方侦查得知。不到半个时辰,两万兵马尽数出城。随后,司马允之在亲卫骑兵的护卫下出了城门。

出了城外,司马允之策马过了吊桥之后,四处打量,但见黑夜沉沉,伸手不见五指,天空中一颗星星也没有,一片漆黑。

一阵冷风扑面,冻得司马允之不由得打了个寒颤。他缩了缩身体,裹紧了披风。身后城门隆隆关闭,司马允之回头看着城门慢慢关上,同时也将城门内的光亮彻底隔绝,心中冒起一股寒气。

“大将军,走吧。”身旁将领低声道。

司马允之点头,低喝道:“全军出发,往南十里,在转西,猛攻敌营侧翼。今晚,务必大胜而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