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39章 蜀中风物,诗意人生(2 / 2)

"岁月无声过眼前,

白云深处觅新篇。

人间自有真滋味,

何必当年上九天。"

诗作一出,在场的文人都露出惊讶的神色。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登高望远,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悟。特别是最后两句,仿佛道出了某种超脱的境界。

"好诗!"文德捋须赞叹,"尤其是末两句,道出了人生至味。孟掌柜,你这诗里的境界,可不是一般人能悟到的。"

夕阳西下,山间的光影渐渐变得柔和。远处的钟声悠悠传来,伴随着归鸟的鸣叫,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秋日晚景。

"说起人生至味,"一位老儒生感慨道,"我活了大半辈子,直到近来才真正明白:人生最美的风景,往往就在眼前。"

花夫人适时地端上一盘刚煮好的茶点,这是她特制的桂花糕,用新鲜的桂花和蜂蜜调制,不仅清香可口,还有养颜安神的功效。

"夫人这手艺,"那位老儒生品了一口,赞不绝口,"真是将生活的美好凝练其中啊。"

"老先生过奖了,"花夫人温婉一笑,"不过是些家常小点,献丑了。"

暮色渐浓,山间升起了淡淡的雾气。有人提议收拾行装下山,众人却似乎都留恋这难得的诗意时光。

"且慢,"文德忽然说,"老夫还有一事相求。"

只见他从袖中取出一个包袱,小心翼翼地打开,里面是一本装帧精美的诗集。

"这是老夫近年来收集的蜀中诗词,想请孟掌柜题写序言。你的那首诗,正好可以作为开篇。"

孟远山接过诗集,翻看了几页,只见里面记录了许多描写蜀中风物的诗词,从自然景色到市井生活,无不充满生活气息。

"好,"他欣然应允,"明日就请文先生来茶坊一叙,我们细细商议。"

下山的路上,暮色四合。远处的城市已经亮起了点点灯火,像是天上的星辰落在人间。

"看,"花夫人指着远处说,"这才是最美的风景。"

孟远山望着那片灯火,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。想当年在蜀宫之中,虽然锦衣玉食,却从未感受过这种平实而温暖的美。

回到茶坊时,已是华灯初上。街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,家家户户飘出饭菜的香气。小李正在门前点灯,春桃在收拾剩下的茶点。

"掌柜的,"小李兴冲冲地说,"今天来了好多客人问重阳糕的事,说明天还要来买呢!"

"那就多准备些,"孟远山笑道,"重阳节嘛,要让大家都尝到节日的味道。"

夜幕低垂,茶坊里还留着几桌未走的客人。他们低声谈笑,品茶论道,俨然一派闲适自得的景象。

孟远山和花夫人站在二楼的窗前,看着这熟悉的一切。秋风送来远处的更声,还有几许桂花的清香。

"你的诗写得真好,"花夫人轻声说,"特别是那句'人间自有真滋味',说出了我们共同的感受。"

"是啊,"孟远山感慨道,"这些年的经历让我明白,真正的人生,不在高处,而在这烟火人间。"

夜色中,茶坊的灯火温暖如常。这个重阳节的夜晚,注定会成为记忆中最美的风景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