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32章 西湖月夜,家宴团圆(2 / 2)

周元瑾拿起一块,轻轻咬了一口,眼中顿时涌出泪水:"这味道......跟先祖留下的方子一模一样。"

"不光一样,"周晴解释道,"我还加入了一些本地特产。比如这个'桂花养生月',就是用西湖龙井和桂花酿制的馅料。"

张老师尝了一口,赞叹道:"妙啊!茶香清雅,桂花甜而不腻,这是把江南的灵气都包进去了。"

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大家渐渐都沉浸在这难得的团圆氛围中。林老夫人突然问道:"对了,你们知道当年为什么周家的养生月饼能成为贡品吗?"

众人摇头,就连周元瑾也表示不知。

"那是因为,"林老夫人缓缓道,"周家的月饼不仅养生,更兼具安神。据说当年有位公主失眠,吃了周家的养生月饼后,竟安然入睡。从此,这月饼就成了宫中必备的贡品。"

"原来如此,"周晴恍然大悟,"难怪母亲留下的方子里特别强调了几味安神的药材。"

"说起这个,"周昭插话道,"我们在建康的医馆最近就收到不少失眠的病人。若是能把这养生月饼的方子用在日常的点心上......"

李远眼前一亮:"这倒是个好主意。我们可以研制一些养生糕点,专门针对失眠的人群。"

月色渐浓,西湖上泛起点点渔火。张老师的几个学生开始演奏应景的曲子,悠扬的琴声伴着湖面的微波,为这团圆之夜增添了几分诗意。

"记得小时候,"周元瑾望着天上的明月,缓缓说道,"每逢中秋,族中都会聚在一起,一边赏月一边品茶。那时总觉得日子会这样一直过下去......"

"现在不也挺好,"李远举杯道,"虽然经历了沧海桑田,但周家的医术不仅传承下来了,还有了新的发展。"

"是啊,"林老夫人看着周围觥筹交错的场面,"今日这般团圆,当年在建康时谁能想到?这世间的事,有时候真说不准什么是福什么是祸。"

周晴听着众人的感慨,忽然想起一事:"堂伯父,我这里还有一样东西要给您看。"

她起身入内,拿出一本陈旧的账册:"这是母亲留下的,记录着当年在建康时,周家施药济人的记录。"

周元瑾接过账册,翻开扉页,只见上面写着:"医者父母心,当以济世为怀。周家医术,虽重养生,更重仁心。望后人切记。"

"这是老太爷的笔迹......"周元瑾手微微颤抖,"他一生最看重的,就是这济世之心。"

"所以我想,"周晴环顾四周,"既然上天让我们重聚于此,那就该继续秉承这个传统。医馆和养生点心铺,都应该让更多人受益。"

"说得对,"张老师举杯附和,"这些年我教导学生艺术,也是希望能让这些美好的东西传承下去。文化的根本,不就在于让人生活得更好吗?"

夜色深沉,月亮已经悄然西移。杨梦华等文人雅客开始即兴吟诗,歌颂这难得的团圆之夜。周昭和几个年轻人则围着周晴,请教一些医术和养生的问题。

李远站在一旁,看着这温馨的场面,心中涌起无限感慨。谁能想到,当年那个意外来到这个时代的他,如今竟然也能有这样一个大家庭?

"在想什么?"周晴走到他身边轻声问。

"在想,"李远笑道,"这大概就是最好的结局了吧?我们不仅找到了自己的位置,还能让那些美好的传统得以延续。"

"是啊,"周晴依偎在他肩头,"这就是圆满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