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544章 君臣信任(1 / 2)

第544章君臣信任

赵孝骞主动请任副使,当然不是表面上说的那些理由。

河北西路经略安抚副使,说起来好像只是赵孝骞的副手,但权力却很大。

副使不仅对河北西路的诸州府县有着直接的管辖权,对军队也有指挥权,更重要的是,副使还有对朝廷对皇帝的直接密奏权。

什么意思呢

就是副使还有一个秘密的使命,那就是对赵孝骞这个正使的监察监督权,防备武将兵权过大,滋生谋逆之心。

大宋四方边境皆有驻军,也都任命了经略安抚使,比如大宋的西面,章楶就是环庆路经略安抚使,专门对西夏进行战略战术上的攻防。

上次赵孝骞也曾被任命为环庆路经略安抚副使,前往西北征战西夏,那时的章楶和西北军诸将对赵孝骞的态度是小心翼翼的。

为什么小心翼翼不是赵孝骞的权力有多大,而是他这个副使所负的另一个秘密使命,就是监察监督西北军。

副使若是察觉到了什么,或者说存心想诬陷,只要一道奏疏秘密送去汴京,皇帝和满朝文武就会认真把它事儿办,该撤职撤职,该问罪问罪。

所以经略安抚副使这个官职,其实就是皇帝的眼线和钦差大臣。

赵煦当然听懂了赵孝骞话里的意思,什么公务繁忙,什么分心劳神,都特么是屁话。

副使对一个地方,一支军队代表着怎样的意义,赵煦作为皇帝他难道不清楚

现在赵煦只是满腹疑惑,他没想到赵孝骞居然主动提出给河北西路委任副使,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

谁愿意指挥军队发号施令之时,旁边多一个副使对他虎视眈眈,盯着他日常的一言一行,偷偷摸摸记小本本……

尤其是收复燕云如此重要的战役,旁边多个副使,对赵孝骞的指挥来说,绝对不是什么好事。

赵煦认真地盯着他的眼睛,神情从未有过的严肃。

“子安,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”赵煦沉声道。

赵孝骞点头,坦然道:“臣知道。”

“不要跟朕说什么公务繁忙,分心劳神之类的废话,朕只问你,为何要委任副使”

赵孝骞沉默片刻,叹道:“当初臣的麾下只有三万龙卫营兵马,这点兵马不足为虑,臣可以不需要副使。”

“但如今要收复燕云,臣的麾下将有十万兵马,官家,周公尚有恐惧流言日,臣不过是凡夫俗子,岂能免俗”

“有些话从边疆传到汴京,往往味道就变了,臣希望做个清清白白的臣子,做好自己分内的事,仅此而已。”

赵煦脸色沉了下来:“你觉得朕会猜忌你,所以主动请旨委任副使,让朕在你身边布个眼线整天盯着你”

赵孝骞微笑,语气温和地道:“臣与官家是兄弟,官家信任臣,委臣以重任,臣也信任官家,以官家的雄心与圣明,断不会在此紧要关头猜忌臣。”

“可是啊,官家,有些事你知我知,满朝文武和天下人知否如若不任副使,臣在前方指挥将士攻城掠地,汴京的朝堂却每日有无数奏疏参劾,提醒官家防范武将兵权过大,防范臣有谋逆之心……”

“奏疏越来越多,官家如何处之臣再说一句犯忌的话,当奏疏里的内容说得有鼻子有眼时,官家是否也会在心中多几分疑虑”

“与其如此,官家为何不直接派一位副使,或者多几位官员武将在军中,臣是忠是奸,自有他们向官家奏报,臣就不必为了个人荣辱安危,而一次又一次上疏自辩,如此也算给臣解决了一桩麻烦。”

“官家觉得臣之所言是否有理”

赵煦的脸色有些阴沉,他的眼神很深邃,定定地注视着赵孝骞的眼睛,仿佛一柄锐利的长剑,要透过他的眼睛,直穿他的心灵。

“子安,你真是这么想的朕对你的信任,你信吗”赵煦严肃地问道。

赵孝骞笑了笑,道:“臣当然信,臣不过是想为官家,也为自己免除一些麻烦而已,官家委任一位副使就能免掉这些麻烦,不是吗”

赵煦沉默良久,突然笑了,抬眼看着赵孝骞,见他也在笑,二人目光对视,坦然无诟,笑得明媚。

都是成年人,都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。

现在的二人,一个是合格的帝王,一个是合格的臣子,如此而已。

无论个人感情是信任还是猜忌,一个清醒的成年人都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,这一点,不因个人的感情而改变。

那种梗着脖子感情丰富地说,朕就是信你,朕绝对不会派副使,这是对我们兄弟之情的玷污什么的,能说出这种话的帝王,绝对是历史上少见的傻缺。

江山社稷啊,十万兵权啊,哪个帝王敢如此儿戏,真觉得个人感情和信任能够凌驾于社稷之上